雙孢菇的研究進展
雙孢菇又稱白蘑菇、蘑菇、洋蘑菇。雙孢菇是一類可供人類食用的真菌。雙孢菇屬于擔子菌亞門,傘菌目、菌科,蘑菇屬。菌絲銀白色,生長速度中偏快,不易結菌被,子實體多單生,圓正、白色、無鱗片,菌蓋厚、不易開傘,菌柄中粗較直短,菌肉白色,組織結實,菌柄上有半膜狀菌環,孢子印褐色。
雙孢菇屬于擔子菌亞門,傘菌目、傘菌科,蘑菇屬。雙孢蘑菇子實體中等大,菌蓋寬5-12cm,初半球形,后平展,白色,光滑,略干漸變黃色,邊緣初期內卷。菌肉白色,厚,傷后略變淡紅色,具蘑菇特殊的氣味。菌褶初粉紅色,后變褐色至黑褐色,密,窄,離生,不等長,菌柄長4.5-9cm,粗1.5-3.5cm,白色,光滑,具絲光,近圓柱形,內部松軟或中實,菌環單層,白色,膜質,生菌柄中部,易脫落。雙孢蘑菇分布極廣泛。
雙孢蘑菇是草腐菌,能很好地利用多種草本植物秸稈和葉子中的多種營養素,如稻草、麥秸、玉米秸、玉米芯等,但是,需要有其它微生物先行將其發酵腐熟,否則不能利用。
菌絲體是食用菌的營養器官,相當于綠色植物的根、莖、葉。它生長在土壤、草地、林木或其他基質內,分解基質、吸收營養,能從基質內吸收水分、無機鹽和有機養分,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。菌絲體是基質內無數纖細的菌絲交織而成的死狀體或網狀體,絕大多數呈白色。因其生于基質內,且十分纖細,因此人文一般很少注意到它的存在。如果環境條件適宜,菌絲體就能不斷地向四周蔓延擴展,利用基質內的營養,繁衍自己,使菌絲體增殖。達到生理成熟時,菌絲體就會扭結在一起,形成子實體原基,進而形成子實體。食用菌生產中所使用的菌種,實際上就是純菌絲體。雙孢菇菌絲可在5~33℃生長,適宜生長溫度20~25℃,合適生長溫度22~24℃。高溫致死溫度為34~35℃。子實體生長發育的溫度范圍在4~23℃,適宜溫度為10~18℃,合適溫度為13~16℃。高于19℃子實體生長快,菇柄細長,肉質疏松,傘小而薄,且易開傘;低于12℃時,子實體長速減慢,墩實,菇體大,菌蓋大而厚,組織緊密,品質好,不易開傘。
雙孢菇對栽培的營養需求方面:(1)碳:需要量很大,一般天然有機質。(2)氮源:不同材料含量不同,一般不夠,需外援補充(麩皮)。(3)氧氣:空氣中來,采取通氣措施。(4)CO2濃度:對菌絲生長和子實體分化與發育都有影響。(5)礦物質:鈣、硫、磷、鎂、鉀 需補充,特別是Ca需要量很大(有明顯的促進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產量的效果)。(6)微量有機物:新鮮麩皮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等。(7)物理狀態:a、對各因素有影響:水分、通氣(段木、木屑)等b、對菇品質和產量有影響。
雙孢菇的生產中應注意:菌絲生長溫度范圍寬,子實體分化和發育的溫度范圍小。菌絲生長合適溫度高,子實體分化及發育的溫度低。子實體分化需要一定的溫差。菌絲耐低溫不耐高溫?焖偕L速度不一定是合適生長溫度。低溫下菌絲生長較慢,但粗壯、有力,抗污染能力強(溫度選擇性效應)。
雙孢菇是深受人們歡迎的食用菌,無論在營養價值、風味和口感上都有非常好。國際、國內市場一直呈現供不應求局面,市場見景看好、市場潛力巨大。是我國今后幾年需著重發展的菇類。為滿足國際、國內市場需求,提供高品質的雙孢菇,為雙孢菇的開發利用開辟了廣闊的前景。
雙孢菇的研究進展 2016-1-31 本文被閱讀 1284 次